晨雾缭绕的黄山脚下,我们循着青石板路踏入一家挂着「徽州土菜」木匾的老宅。老板娘从后院摘来带着露水的马兰头,笑着说:「这菜是山神昨夜刚送来的。」
柴火灶上炖着三重鲜——问政山笋在陶瓮里咕嘟作响,揭开盖时竟能闻到竹林的晨风;臭鳜鱼在青花瓷盘里翘着尾巴,那发酵后的醇厚竟让人想起徽商远行的行囊;毛豆腐在铁板上煎出虎皮纹,蘸着农家辣酱入口,恍惚间看见戴望舒笔下的雨巷。
最惊艳的是那道徽州刀板香。黑猪肉在香樟木板上蒸得晶莹剔透,油脂渗进木纹里,肉香混着木香在舌尖绽放。老板用粗陶碗斟上黄山毛峰,茶叶在沸水里舒展成云海形状。
离店时夕阳给马头墙镀金,忽然懂得徽菜的精髓不在技法,而在山水与人情的原生态交融。那些在都市消失的时令感、地域性、手工味,原来都藏在这片青瓦白墙间,等着每一个过客用味蕾阅读徽州千年的密码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wnhc.net/product/220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1-24 12:05:57